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9:35 点击次数:132
最近刷到一条扎心评论:“看中国女排比赛像坐过山车——赢了不敢笑,输了不敢骂,全看二传手今天‘喂’的什么球。
”这话糙理不糙,从去年世联赛到今年的热身赛,二传位置的状态波动成了球迷心里最硌人的石头。
就拿上个月和意大利的鏖战来说,明明强攻手扣杀凶猛,偏偏二传节奏忽快忽慢,硬是把优势局打成了“心跳局”。
更让人焦虑的是,老将丁霞伤病反复,新人许晓婷经验不足。
蔡斌坚持“以老带新”的策略,可这“老带新”带得球迷直冒冷汗——传配失误、攻防脱节,甚至出现老将体力透支、新人不敢接球的尴尬场面。
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中国女排现在最大的短板,根本不是缺朱婷这样的“重炮手”,而是二传这个“大脑”快转不动了!
咱们的副攻有袁心玥扛着,自由人位置冒出几个灵光小将,主攻线再不济也能拼一拼,可二传一旦“卡壳”,整个队伍就像断了线的风筝——再好的攻手也扣不出致命球!
看看日本队的新人关菜菜巳,她19岁就能稳坐主力二传;再看看咱们,31岁的丁霞咬着牙顶全场,而23岁的许晓婷却连个球都在抖,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。
蔡斌总说“要给新人时间”,可大赛不等人啊!
巴黎奥运近在眼前,再让二传位置“拆东墙补西墙”,难道真要赌上老将最后的一丝体能?
更让人揪心的是战术僵化:死磕“高快结合”,却忽略了二传和攻手之间默契培养。
去年世联赛对波兰那场比赛,本可以换掉疲惫老将改变节奏,却硬是让她扛到决胜局崩盘。
这种既要老将拼命,又要新人速成的拧巴策略迟早会把女排拖进死胡同!
姐妹们,我们爱女排,就是爱那股子“拼命也要赢”的劲头。
但现在看着二传位置青黄不接,比看虐心剧还难受!
与其让老将带伤硬撑,不如狠下心给新人实战机会;与其照搬旧战术,不如多学学塞尔维亚“双二传轮换”的套路。
毕竟排球是六个人的战斗,少了谁都行,但唯独不能少那个“最强大脑”!
如果你也为姑娘们感到揪心,那赶紧在评论区喊话教练组:该换思路的时候就换思路,该练新人的时候就练新人!
点赞破万,我们就把这条顶上去,让女排团队看到!